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4
编号:13656060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管理的意义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1.3.4 气道湿化护理 由于使用呼吸机限制了患者的自主呼吸,因此可能对正常呼吸道的滤过及湿化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气管内的水分丢失,造成黏膜干燥,同时由于纤毛功能遭到破坏,导致痰液更难排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致使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遭到破坏,使肺的顺应性降低,严重者造成缺氧,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使用呼吸机时必须给予患者气道加湿护理,全天内控制室内湿度为60%~70%,气管套管采用无菌湿润纱布覆盖,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1.3.5 适当的营养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因伤情较重,身体耗能较大,因此应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上呼吸机后患者的体能消耗进一步增加,及时补充营养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同时,摄入一定的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及适量的微量元素均有利于患者增强体质快速康复。

    1.3.6 给予患者适当心理支持 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醒来后将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部分患者患有抑郁症,以上不良情绪均不利于患者配合疾病治疗。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及时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主动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关心和安慰患者,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决心。
, 百拇医药
    1.3.7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感染是颅脑外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尤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8%~28%,病死率更是高达24%~76%,一旦出现VAP,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加大了死亡的危险,因此,合理使用呼吸机有效控制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在护理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首先是尽量采取无菌操作,避免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对患者体位主要采取头高位30°,避免反流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过多及气道阻塞造成的呼吸困难。经常清洁患者口腔,加强口腔护理,值得注意的是,口腔护理与吸痰护理时,均采用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加强对呼吸机管道的清洁,避免冷凝水中细菌的污染和滋生,及时处理收集瓶中的水,及时倾倒冷凝水,防止患者吸水入肺造成严重后果。湿化器中的水为灭菌蒸馏水且要求每日换新[8]。为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借助带有声门下引流管的人工气道,对患者进行声门下负压吸引,减少VAP发生。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另外,由于呼吸机使用过程能量消耗较大,应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增加患者免疫力。护理过程中应最大限度提升呼吸机护理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防相关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3例患者中,因呼吸机导致的相关肺炎死亡者1例,引起脑部炎症并发症者2例,因过度损伤死亡者1例,成为植物人者1例,恢复良好出院者18例。

    3 讨论

    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法预知的问题,一旦出现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缺氧、缺血、脑水肿将继续发展,颅内压继续升高,由于机体代偿作用不足、呼吸交换不足,患者体内严重缺氧,颅内灌注压将逐渐下降并最终影响脑干,导致生命中枢功能衰竭,进一步导致呼吸循环停止[9-10]。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细胞大多出现功能性损伤,大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因此该病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低。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经常出现呼吸不畅等现象,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护理人员稍有疏忽便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机械通气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和治疗非常重要,呼吸机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须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现象,则医护人员需及时从呼吸道阻塞和缺氧等方面查找原因,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严密监测患者病征[11]。
, http://www.100md.com
    本次研究表明,使用呼吸机建立人工通道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的状况,减轻脑水肿,降低并发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宝娥,逢增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3):91-92.

    [2]于剑文.10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重症监护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4):61-62.

    [3]胡淳.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管理的意义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69-3070.

    [4]王剑.17例突发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监护与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0):3973-3974.
, 百拇医药
    [5]贺慧琴,醋爱英.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的重症监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2978-2979.

    [6]周建萍.重症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82-184.

    [7]杜厚倩.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77-79.

    [8]郑斌.呼吸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长途转运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02-503.

    [9]孙玉姣,高敏,张银.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84-786.

    [10]张志宏,许海雄,李克民,等.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52-53.

    [11]贾忠林.重症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9):62.

    (收稿日期:2014-08-01) (编辑:金燕), http://www.100md.com(布布汗·胡斯曼)
上一页1 2